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25年第一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为凝聚各方智慧,深化人工智能在征信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征信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升级,征信中心结合业务实际,提出相关选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研究承担单位。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研究选题
课题名称:研究运用图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异常查询监测规则的可行性。
研究重点:为探索提升征信系统异常查询监测能力的有效路径,保障征信数据安全,本课题拟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的查询数据、权威主管部门正式公开发布的数据,研究运用图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异常查询监测规则的可行性。课题应全面评估不同算法模型在征信异常查询监测中的适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应用建议。
成果形式:书面形式的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项报告,包含课题计划执行情况、调研分析情况、研究内容和成果、模型试点验证实施过程和结果、成果价值和不足之处等。
项目经费:30万。
课题执行周期:10个月。
二、总体要求
1、申请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注册时间在2024年6月30日以前。申请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科研条件,运行管理规范。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不得作为申请单位。
2、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博士学位,承担课题全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应承担实质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图计算、人工智能、异常检测等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学术积累和贡献,近三年内承担过国家或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项目。鼓励专业水平突出但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科研人才加入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3、课题研究应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应提出符合征信中心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方案或建议。
4、鼓励申请人所在单位给予课题组经费等配套支持。
5、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和所在单位负责制。课题负责人在课题项目执行期间应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6、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征信中心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及其他要求在协议中约定。
三、申报程序
1、申报期限:2025年8月1日—8月30日,提交时间截止于8月30日(以纸质版材料寄出邮戳日期时间为准)。
2、公告网站:公开征集信息主要在征信中心网站(https://www.pbccrc.org.cn)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申请人可登录上述网站查看《公告》并下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开征集课题申报书》《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课题研究大纲》。
3、提交申请: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并提交《公开征集课题申报书》与《课题研究大纲》,申报书需由申请单位盖章确认,原件通过邮政EMS寄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封上请注明“申报公开征集课题”。申报书电子版以“申报课题序号—课题负责人姓名—申报单位名称”命名(提供word和pdf扫描件两个版本,扫描件需盖章)。《课题研究大纲》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及成员姓名和单位等关联信息。
4、结果公告:征信中心将组织对课题申报书和研究大纲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并在上述公告网站公布公开征集结果,通知入选申请人。
四、研究进度要求
1、签约启动。申请人自收到入选通知30日内,须与征信中心签署委托研究协议。课题经费分期拨付给承担单位。
2、成果交流。课题承担单位应按照征信中心要求组织或参加课题开题、中期评审和结项评审。
五、联系方式
办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创新实验室(规划研究部)
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锦绣东路4000号
邮 编:201201
电子邮箱:zxzxxc@pbc.gov.cn
联 系 人:刘老师 021-20679057 池老师 021-20679056
附件: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开征集课题申报书
2.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开征集课题研究大纲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25年8月1日